- 您所在的位置:
- 南寧市互聯網舉報辟謠平臺
- >
- 網信信息
網絡辟謠沙龍調研團在南寧調研 “銀齡辟謠”為清朗廣西添彩
2025-05-21 作者: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指導,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聯合主辦的“e起辟謠 清朗有我”——網絡辟謠沙龍(第二季)主題活動在南寧啟幕。區內外網信工作人員于孟夏走進廣西,“經驗分享+實地調研”沉浸式體驗廣西在舉報辟謠工作中的創新性舉措。
5月16日上午,“e起辟謠 清朗有我”網絡辟謠沙龍調研團一行走進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五象基地,參觀調研獨具特色的電力科普基地。
網絡辟謠沙龍調研團參觀電力辟謠科普基地。記者 林政濤 攝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是南方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廣西電網的電力建設、生產經營、電力購銷、電力交易與調度、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等相關業務,承擔著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優質電力保障的重任。近年來,部分網民在互聯網上虛構電力設施安全隱患、編造不實政策解讀、歪曲或編造電力事故細節、散布電力部門“亂收費”“故意停電”“電表跑得快”等謠言信息,給群眾的生活造成困擾。為澄清涉電謠言,深入推進網絡“清朗”行動,普及科學的電力知識,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傾力打造電力科普基地,多措并舉推進網絡科普辟謠工作。
調研團聆聽講解。記者 林政濤 攝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充分發揮國資央企優勢,組織專業人員深入研究涉電謠言的特點和傳播規律,針對公眾的關切點,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生動案例,為公眾提供準確、權威的電力科普內容,讓公眾更加直觀地了解涉電謠言的危害和正確的應對方法。此外,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利用融媒體平臺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互動性強等特點,創新和豐富講解內容,線上線下互動,打造科普品牌,吸引公眾的關注和參與,進一步拓展科普辟謠新渠道。
天津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干部郭文文表示自己對辟謠科普比較感興趣,她談道:“我覺得南網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各方面都有創新的方式方法,我也是得到了很多靈感,回去我會把相關經驗應用到我們天津的具體工作當中,希望能整體提高辟謠工作的質效。”
隨后,調研團一行來到南寧市良慶區宋廂社區。一進門,大家的目光立刻被多名身著民族服飾的長者吸引,原來他們是為大家準備了原創辟謠歌曲的銀齡網絡舉報辟謠志愿服務隊(下稱志愿服務隊)。原創辟謠歌曲將快板和山歌融合創新,引得現場調研團成員拍照不斷,掌聲連連。
志愿服務隊在表演。記者 林政濤 攝
據了解,2024年,在南寧市委網信辦的指導下,良慶區委網信辦以網絡舉報辟謠為抓手,堅持以“一核四有五新”模式推動銀齡網絡舉報辟謠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在宋廂社區組建了一支包括退休教師、行業精英等42名老年人在內的銀齡網絡舉報辟謠志愿服務隊,形成聚焦老年群體、社區建設陣地、服務活動多彩的網絡辟謠志愿服務體系。目前,良慶區已在10個社區、3個村建立隊伍,志愿服務隊人數308人。
志愿服務隊在表演。記者 林政濤 攝
志愿服務隊以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內容為核心資源,精選部分適老化辟謠內容,通過志愿者的社交圈群轉發傳播,引導社區群眾形成從“要我看”到“我想看”“我能看”的轉變。良慶區宋廂社區不斷完善機制,按照有陣地、有隊伍、有活動、有機制的“四有”標準建設志愿服務隊,根據實際情況實行積分兌換制、“季度評比、年度考核”等多種評定、激勵機制,全面激發銀齡網絡舉報辟謠志愿者的服務熱情。此外,良慶區宋廂社區持續探索“思路新、內容新、方式新、場景新、活動新”的“五新”服務,結合良慶區“一起網未來”網絡文明品牌建設,在志愿服務隊中挖掘一批老專家、老教師開展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系列活動。打造社區直播間線上平臺,推出“老年人講老年事”“老年真知道”作品,線上線下同推進,建好用實銀齡網絡辟謠志愿服務隊伍,走好走通網絡辟謠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鎮宋廂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珍介紹,我們將網絡舉報辟謠宣傳和民族文化相結合,打造出獨具特色的“網絡清朗銅鼓”系列手工藝品。每一面銅鼓都繡著“拒絕網絡謠言 清朗網絡環境”的標語,背面繡著12377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舉報電話,讓舉報謠言如同敲響銅鼓般簡單有力。
調研團成員聆聽宋廂社區黨委書記劉珍講解。記者 林政濤 攝
貴州省委網信辦舉報中心副主任李艷磊有感而發:“這次在宋廂社區感受很多,網絡文明建設做得很有新意,很多活動很接地氣,編排的節目非常新穎又結合了地方特色,我覺得我們作為外省的同志很值得學習。”